- · 《智慧健康》栏目设置[05/29]
- · 《智慧健康》收稿方向[05/29]
- · 《智慧健康》投稿方式[05/29]
- · 《智慧健康》征稿要求[05/29]
- · 《智慧健康》刊物宗旨[05/29]
发挥互联网+健康医疗的优势,打造智慧家庭医生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推进,如何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功能,实现“基层首诊' 双向转诊、急慢分治' 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建立“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
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推进,如何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功能,实现“基层首诊' 双向转诊、急慢分治' 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建立“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诊模式,是解决无序就医“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满足群众医疗卫生需求的关键所在,也是当前深化医改的重点和难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鉴于此,2016年6月6日,国务院医改办联合多部门发布了《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医改办发〔2016〕1号),重点在签约服务的方式、内容、收付费、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实现突破, 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 残疾人等人群,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人群。其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力争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形成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家庭 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现状
目前,绝大多数地区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家医签约服务仍然在做原来基本公卫的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没有真正实现基本医疗、基本公卫和健康管理的有机融合,对签约人群缺乏有效的健康管理和干预方案,签约流于形式,签约服务落实执行成效低,民众对签约服务获得感差、参与度低。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模式探索与创新服务
部分地区针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也进行了模式探索和服务创新。
如“1+1+1”签约服务模式、“基础包+个性包”签约服务模式、“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模式、“三师共管”签约服务模式
这些模式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发挥出了积极的示范作用,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促进基层首诊和分级诊疗服务,为群众提供综合、连续、协同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为进一步有效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018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予以支持。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随后2018年9月国家卫健委又出台了《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提出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和“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本文试图结合国家政策和基层卫生实际需求,从信息化促进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创新的角度,提出如何基于发挥互联网+健康医疗的优势,打造智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一些宏观想法以供参考。
以家庭医生签约为业务抓手,打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形成的闭环管理,促进城乡居民的自我健康管理。
应该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支撑作用,从服务、应用、平台三个维度进行整合设计.积极创新丰富签约服务方式,统筹做好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众自我健康管理,辅助地方卫健委和服务机构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搭建面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互联网+健康医疗应用。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业务切入点,以互联网+健康医疗模式为技术支撑点,能够带动区域医疗信息化协同与共享,能够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
智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规划内容
智慧家庭医生信息化服务体系以智慧家庭医生综合服务平台为云端支撑,统筹推进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公众健康管理信息化融合,多手段多渠道信息采集,多任务智能硬件互联,多业务数据共享,多服务互联互通,加强基础服务设施信息化配套,构建以信息化健康服务为基础的业务体系架构。力争实现签约服务信息化管理、基本诊疗信息化管理、基本公卫智能随访信息化、基础服务设施配套信息化、体检管理信息化,实现远程医疗信息化支撑
智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要应用
建设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智慧家庭医生信息化支撑体系,通过体系构建促进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为区域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加大远程医疗发展,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有力保障。
建设标准化智慧家庭医生工作室、智慧家庭医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夯实基础服务设施配套,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为居民提供一般诊疗、自助检测、个体化健康教育、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的综合场所,采用流程化、标准化、专业化、智能化的方法,将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和精准健康管理服务有机融合,运用互联网+的技术手段实现
文章来源:《智慧健康》 网址: http://www.zhjkzz.cn/zonghexinwen/2020/0818/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