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智慧健康》栏目设置[05/29]
- · 《智慧健康》收稿方向[05/29]
- · 《智慧健康》投稿方式[05/29]
- · 《智慧健康》征稿要求[05/29]
- · 《智慧健康》刊物宗旨[05/29]
城市社区智慧医养结合模式研究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社区居家养老是我国确立的主要养老模式,养老服务业发展重点在于社区居家养老,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综合医疗养老服务,可以提高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满意度。为此,借
社区居家养老是我国确立的主要养老模式,养老服务业发展重点在于社区居家养老,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综合医疗养老服务,可以提高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满意度。为此,借助互联网、大数据、5G和云计算等技术,可以解决目前“医”、“养”结合困难的问题,创造精准对接需求、全面覆盖城市社区的智慧医养结合模式。
一、城市社区智慧医养结合模式内涵及可行性
(一)智慧医养结合模式。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对老龄化社会和老年人养老医疗需求变化的回应,是集医养护为一体的养老服务模式。智慧医养结合模式是对传统医养结合模式的优化升级,以网络信息化为支撑,借助大数据、云计算、5G网络等技术手段,实现互联网、人工智能在医疗养老服务提供中有效运用,提升医疗养老资源使用效率。
(二)城市社区智慧医养结合可行性分析。首先,国家政策支持。2012年,全国老龄办鼓励社会各方力量积极探索智慧养老,首次提出“智能化养老”理念。2013年,《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主要任务包括“发展社区健康养老、鼓励医疗延伸至居民家庭;提升智能化健康信息服务水平”。2017年,《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在5年内建立500个智慧健康养老示范社区。2019年12月,《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中囊括着健康监测、居家服务机器人、互联网咨询等项目。从国家政策来看,对智慧型医养结合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为医养结合指明了发展方向。其次,顺应市场需求。一方面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而老年人更容易发展慢性病,对日常医疗、护理等服务的需求量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革,老年人对于新兴科技接受度也在不断提高,老年人的需求更加重视质量和个性化。智慧医养模式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将专业化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结合起来,建设更加优质舒适的养老服务体系。再次,技术提供保障。提供电话网络、老年人智能穿戴设备、生命体征监控设施等多种现代化智能技术,搜集老年人健康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云计算平台等完成老年人体征评估。人工智能适老化产品的研发是科技与养老的融合,此类产品功能强大,上海某公司研发的智能机器人已开发出多项功能,包括安全照护、健康监测、生活照料、精神陪护等,目前已推广应用,提升了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舒适度。大数据、物联网等实现数据联通,保证医疗的远程结合,实现老年人健康预警、及时就医。
二、城市社区智慧医养结合案例介绍
在5G网络、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今天,智慧社区医养结合已有一定的发展应用,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后,对线上的交互、线下的人工智能关注度越来越高。介绍以下三个社区智慧医养结合来分析目前社区智慧医养结合的应用。
北京朝阳区“健康e家养老计划”为老年人发放智能检测设备,全天候对老年人的生命体征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同时该智能设备还有一键呼救方便老年人操作的使用功能。智能设备还可以将信息上传,进行实时分析,借助互联网再发回社区服务中心,医生和家属可通过移动设备随时查询老人健康数据。
上海周家渡街道社区为老服务中心在提供传统医疗、养老服务之外,还为老年人设置了人工智能服务站。该服务站中的悠扶机器人操作简便,可以帮助腿脚不方便的老年人随意走动,像它的名字一样慢悠悠的将老年人从椅子上扶起来。自助体检机器人省去了老年人去医院的麻烦,方便自检和初检,覆盖项目也比较全面,如果体检出现问题,服务中心可以安排远程看病问诊,在线完成就医。除了人工智能外,该中心还建立了智慧养老数据中心,整合各类资源。
滨州市沾化区富源街道社区医养康复服务中心重视老年人信息的搜集与统计,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运用互联网结合医养服务,开发建设智能信息管理平台,使养老服务资源互通、信息共享。截至2019年6月,该街道数字信息化管理平台已完成评估1,256人次,确认医疗护理1,256人次,确认居家护理162人次,医疗护理确认率达到100%,居家护理确认率达到100%。大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已有8,000多名老人成为家庭医生签约对象,运用互联网技术,开发应用连接线上与线下,传递养老医疗服务。
三、城市社区智慧医养结合难点分析
目前,我国智慧医养结合发展还未形成规模,产业发展速度还比较缓慢,其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还受到政策、资源共享、信息安全、人才这几个方面因素的制约。
文章来源:《智慧健康》 网址: http://www.zhjkzz.cn/qikandaodu/2021/0122/1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