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资治通鉴》中的用人智慧

来源:智慧健康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选人用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大而复杂的问题。在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中,对选人用人问题给予了突出关注,高度总结了选人用人的智慧。 选人:德才兼备,以德统才 在《资

选人用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大而复杂的问题。在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中,对选人用人问题给予了突出关注,高度总结了选人用人的智慧。

选人:德才兼备,以德统才

在《资治通鉴》第一卷,司马光讲述了春秋末年“三家分晋”的故事,其中以较大的篇幅记叙了智氏被灭的事件,由此总结了选人用人的原则与标准。

春秋后期,晋国的实权由智家、赵家、韩家、魏家四个家族把持,其中智家的势力最大。智家的家主智宣子想让儿子智襄子(智伯瑶)做接班人,遭到家族军师智果的强烈反对。智果指出,智襄子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他品德低劣,没有仁爱之心,“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但智宣子没有听从智果的劝告,还是选择了智襄子为家族继承人。智果为免受牵连,改姓为辅。

智襄子上位后,邀请韩氏和魏氏两大家族的首领韩康子、魏桓子做客。酒宴间,智襄子几次出言戏弄韩康子,侮辱韩康子的策士段规。有人劝他说,“一宴而耻人之君相”,灾祸很快就要降临到头上。智襄子听了却满不在乎。此后,智襄子又索要韩、魏两家的城池,韩、魏假装顺从,献城池于智襄子。智襄子进而贪得无厌地向赵家索要土地,遭到断然拒绝。智襄子大怒,率韩、魏两家讨伐赵氏,而对他积怨已深的韩、魏两家临阵倒戈,与赵家里应外合打败了智氏,杀死了智襄子。智氏家族因此覆灭,唯一的幸存者就是当初改姓的辅果。而韩、赵、魏三家由此强大起来,最终瓜分了晋国。

司马光指出,智氏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在选择接班人时,过于看重才能而忽略了品德。司马光按照“才”“德”有无将人分为四等:才德俱备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而在选人时,得不到圣贤,只有小人和愚人可供选择的情况下,宁可选择愚人,切莫选择小人。因为愚人虽然无德,却也无才,破坏力不强。小人固然有才,但没有道德底线,很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和麻烦。司马光的言论虽然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但德才兼备、以德统才,一直是中国政治制度中选人用人的主流原则。

用人: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关于“用人”,司马光推崇唐太宗的“用人如器,各取所长”。据《资治通鉴》记述,唐太宗即位之初,要求担任宰相的封德彝去考察和举荐人才,但封德彝许久都没有推荐出一人,还分辩说:“不是臣不尽心尽力推举贤能,而是现在没有奇才。”唐太宗生气地驳斥道:“难道古代的君王都是从别的朝代找到的人才吗?”

实践证明,由于唐太宗高度重视人才选拔工作,各方面的人才都陆续提拔到了合适的岗位上,朝中集聚了历史上难得一见的人才班底。在一次酒宴中,唐太宗命王珪点评众臣,王珪回答说:“要论全面打理朝政且忠心耿耿,我不如房玄龄;要论随时可以带兵出征、才兼文武,我不如李靖;要论为皇帝上传下达而能做到简明扼要、准确无误,我不如温彦博;要论在繁杂的日常政务中分清轻重缓急、做到众务必举,我不如戴胄;要论通过自己的谏诤,使君主克服弱点,成为圣明的君主,我不如魏征;但我在抨击坏人坏事、褒扬好人好事方面,要比他们五人都强。”由王珪的评论可见,在唐太宗“用人如器,各取所长”的方针指导下,朝中呈现出了知人善用、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

在贞观后期的纪事中,司马光专门选取了唐太宗关于自己用人方面的五点总结,其中有一点就是“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

方法:举之以众,取之以公

“三家分晋”的故事启示后人:选人重才能更要重品德

选人有“以德统才”的标准,用人有“各取所长”的原则,但在选人和用人的过程中,如何做到公平公正、人尽其才?司马光给出的方法是“举之以众,取之以公”。

据《资治通鉴》记载,唐德宗为代宗守丧期间,面对积压的大量人事安排,便授权宰相崔祐甫加以办理。崔祐甫在担任宰相不到200天的时间里,安排提拔了直接或间接认识的800多名亲信和熟人。德宗皇帝问他:“为什么你选的都是认识的亲戚或熟人?”崔祐甫回答说:“臣不认识的人自然无法知道他的才能和品德如何,怎敢加以任用呢?”德宗皇帝觉得很有道理。

但对崔祐甫的做法,司马光并不认同。他指出:仅凭一人之力,熟识的人总是有限的,即使完全出于公心,也不可能没有遗漏。因此,就要“举之以众,取之以公”。大家都说某个人是贤才,自己虽然不够了解,但仍可以先任用他,如果他干不出什么成绩,就辞退他;如果他干出成绩来了,就提拔他。凡推荐了贤才的人就给予奖赏,推荐错了的就惩罚。这样一来,进、退、赏、罚都是众人共同选择的结果,中间没有掺杂个人的丝毫私心。如果按照这一方法去施行,就不会出现埋没人才的问题了。

文章来源:《智慧健康》 网址: http://www.zhjkzz.cn/qikandaodu/2020/1002/831.html



上一篇:大变局下中国外交的智慧展现
下一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的“顺德智慧”

智慧健康投稿 | 智慧健康编辑部| 智慧健康版面费 | 智慧健康论文发表 | 智慧健康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智慧健康》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